各位家长朋友们,大家好!
2022年3月28日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。为切实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,远离伤害和危险,避免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。我们呼吁:学校、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,共同关注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,各负其责,携手筑起学生安全的防护网。衷心希望各位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子女的安全问题加强教育,加强监护,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安全良好的环境。
一是开展生命安全教育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,大力开展以“珍爱生命·关爱成长”为主题的生命安全教育,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,让学生懂得生命的珍贵,尊重生命、珍爱生命、保护生命,保持积极、乐观、阳光的心态,健康茁壮成长。
二是普及安全防护常识。立足实际,结合日常生活,以交通安全、消防安全、防范欺凌、防溺水、防踩踏、卫生防疫等为重点内容,进行安全知识普及教育,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,远离伤害和危险,避免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。
(一)交通安全:
1、做好交通安全教育。教育孩子不在马路上玩耍,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;服从信号灯的指挥,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不要随意或未经家长许可擅自外出。
2、注意上、放学时的交通安全。上、放学时正是一天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,人多车辆多,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,横穿道路要左右看清来往车辆;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,不与机动车辆争行。
(二)消防安全:
1、做好消防安全教育。加强防火安全教育,教育孩子不玩火、玩电,不燃放烟花爆竹;在家时要注意用水、用电、防火安全,不随意接触电插头、插座等,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,了解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。
2、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。让孩子多了解一些消防相关知识,如:起火时如何逃生,火警119电话等。
(三)防震安全:
1、了解地震发生时的一些现象,教给孩子必要的防震知识,进行简单的自救训练,知道地震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。
2、让孩子了解楼房、室外等避震常识,家中可配备一个地震包。
(四)防暴安全:
独自在家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,更不要为不认识、并声称是家长的同事或朋友的人开门。
(五)防溺水安全:
1、教育孩子不到池塘、河边、水库、水沟等地方嬉戏和游泳。
2、加强对孩子的看管,不随意离开孩子,照看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。
3、孩子游泳时应有家长或大人的陪同,并有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。
(六)饮食卫生安全:
1、预防食物中毒。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玩具、食品,或随意吃不确定的食品点心。
2、识别食品质量。不吃变质、发霉或不卫生的食品,不购买“三无”食品,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“病从口入”的第一关。
3、重视饮食卫生。做到“六不吃”:不吃生冷食物、不吃不洁瓜果、不吃腐败变质食物、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、不喝生水、不乱吃零食,不暴饮暴食等。
4、讲究个人卫生:做到勤洗澡、勤洗衣服、勤剪指甲、勤理发、勤换床单和被褥等。
(七)防拥挤踩踏教育:
1、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,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。
2、在人群中走动,遇到楼梯或台阶时,应尽量抓住扶手,防止摔倒。
三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。疫情期间各位家长朋友可通过电话、微信、QQ等方式,与学校老师进行密切联系,树立正确教育观、成才观和安全观,加强家庭教育,注重孩子健全人格、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,落实监护人职责,切实承担起学生安全教育和监护责任,
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教育。
(一)生活环境中的安全自护教育。
1、进餐。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,以免烫嘴。不能乱吃或乱喝没有生产标志的东西。
2、睡眠。睡前要洗脸、洗脚、漱口,不能含着东西睡觉,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。
3、行走。行走时手不插在衣兜里;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,学会靠右行走,不猛跑。
4、药物。学会辨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,不乱吃药。知道120急救电话,认识防毒标志。
5、开、关门。不在门边玩,不把手放在门缝、抽屉里,知道“安全门”的作用。
6、上学时检查孩子的口袋和书包是否有危险的物品和玩具,防止意外发生。
(二)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教育。
1、防雷电。知道打雷下雨时,不能在大树及高大的建筑物下避雨。不在雷雨天看电视。
2、防拐骗。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,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、家庭住址、电话号码,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。教育孩子不单独外出,不随意跟陌生人走。知道报警电话是110。
(三)加强行为监护,培养健康的情趣。
节假日、双休日,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较多。家长要对孩子的去向多加关注,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,增加监管和保护的时间、范围,多花点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在安全的地方开展积极有益的活动,不断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。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过度消费,不吸烟,不喝酒,不接触渲染淫秽、暴力、迷信等不良影视作品和书刊。不参加赌博、封建迷信等危害身心健康的游戏和活动。不进入歌舞厅、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。坚决远离和抵制毒品。
(四)加强上网监护,健康文明上网。
节假日、双休日是孩子上网的高峰期,网络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。家长要教育孩子合理利用网络,在家上网要有节制,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,正确利用网上信息。不要外出到网吧上网,不要沉溺于网络之中,成为网络的“俘虏”,不传播和下载不健康的信息。一些孩子上网聊天、联络友情、交流心得,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轻信不认识的网友,更不要外出见网友或私自结伴外出游玩,以防上当受骗、被人侵害。
(五)加强亲情交流,营造愉快、和谐氛围。
家长要经常和孩子平等对话,进行思想交流,鼓励孩子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,培养孩子吃苦耐劳、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品德。同时,家长要注重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导之以行,切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,要增强理解,营造愉快、和谐的家庭氛围,促进孩子愉快学习,健康成长。
(六)教育子女慎交友,交益友。
严禁子女与社会上不良人员来往,与他人发生矛盾纠纷、被他人勒索敲诈要报告家长、老师,不得求助于社会闲杂人员和外校学生,未经家长允许不得在外留餐留宿,子女外出须向家长打招呼。
(七)教育学生遵守学校作息时间。
无特殊原因不要迟到校。在校期间家长不得无故接学生离校。家长因事不能来接学生或委托他人转接时要电话告知班主任。学生有事、有病不能来校上课,家长要亲自向班主任请假。放学后,学生一律离校回家,不得在校园或校园周边其他场所逗留。如孩子放学迟回家,应及时了解原因并与老师联系,及时教育。如学校告之家长学生旷课、逃学,家长应及时寻找,查明原因教育孩子返校上课。
真诚地希望家长朋友们和我们一起,树立人人讲安全、事事为安全、时时想安全、处处要安全的安全意识。让我们携手共筑安全长城,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。